1年译10本名著精品何来 翻译业界吁建准入机制

发布时间:2010-11-16       浏览次数:2656       文章来源:

质量不过关的翻译,竟成为制约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瓶颈。11月2日,《走出去,讲外国人听得懂的故事》一文在本版刊出后,在读者中引发热议。在交流中记者发现,如果说文化隔阂只是在客观上对翻译产业造成了影响,那么,当前翻译界普遍存在的浮躁现象,则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内在障碍。

  一年译10本世界名著,真有“翻译狂人”?

  在中国,翻译曾是一个很有地位、可以称之为“家”的职业,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翻译家杨宪益与夫人的合译,让世界见识了《红楼梦》的不朽魅力,被誉为“翻译了整个中国的人”。翻译家傅雷更是赢得了“没有他,就没有巴尔扎克在中国”的高度评价。但现在,中外交流多了,原本精雕细琢的翻译作品却逐渐变成流水线上的产品,乱象丛生的翻译现状更是令人堪忧。

  随意走进一家书店,你会发现《巴黎圣母院》、《基督山伯爵》等世界名著的译本多得令人眼花缭乱,内容却良莠不齐。随手一翻,便能发现明显的语法错误和不知所云的欧式长句等。南方高校一位教授,据说一年就翻译了10本外国名著,人称“翻译狂人”。但其所译图书,错漏之离谱程度令人咋舌。他翻译的《创造进化论》更是被称为“一百年来最糟糕的中译本”。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译作还多是由知名出版社出版。

  现在,出版社习惯于将译文服务外包。登录南京某知名高校BBS,招翻译的帖子比比皆是。发帖者以中介公司居多,他们接下出版社的翻译活儿后,就外包给高校学生。南京大学西班牙语系大二的朱同学就经常接这样的活儿。她告诉记者,一般是千字两百元。“不过我的西班牙语还不过关,只能字典不离手,实在来不及就得靠翻译软件了。”

  南京一家书店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谁得奖就翻谁”是当前比较流行的一个做法。诺贝尔文学奖,就是纯文学书籍“搭车”热销的好机会。从土耳其作家帕慕克到秘鲁作家略萨,每次诺奖一揭晓,不管该作家之前在国内是否出名,不出一个礼拜,他全套作品的中译本就能摆上各大书店的畅销柜台,可有些译文实在不敢恭维。

  在国家外文局常务副局长、中国翻译协会第一常务副会长郭晓勇看来,这些现象都是翻译界浮躁的典型表现。名著为何不断重译,为什么那么多出版社热衷做重复劳动?原因很简单,一为省钱多获利;二为出成果。引进一部新作品,不但要高价买版权,还要出钱请人翻译,当然不如出版那些已过版权期的名著赚钱快。“翻译质量不佳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不少翻译从业者已从语言艺术家变身匠人,翻译的文化传播功能大大弱化。同时,翻译队伍鱼目混杂,粗制滥造的作品比比皆是。”他告诉记者,目前全国注册的翻译企业超过1.5万个,水平更是参差不齐,其中不少企业只有几个人,就是“夫妻老婆店”。有时为了赶工,3天就能翻译一本书。

  价格战驱逐“良币”,急就章怎出精品

  针对当前翻译水准下降问题,一位中年读者这样对记者说,“以前没有互联网,出国的机会也很少,但却有那么多翻译大家。现在中外交流这么频繁,信息传递如此便利,翻译的质量却不如过去,真不知在搞什么?”

  面对读者质疑,业内人士颇感无奈。中华书局副总编辑顾青就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就他了解的人文社科类外文图书翻译情况来看,质量的确在下降。“这类图书的翻译难度比较大,但现在的市场根本不给译者充足的时间。”顾青觉得翻译是在两种文化之间进行转换,等同于“二次创作”,创作就需要充足的时间来精心打磨。“催得过急,质量上肯定就会出问题。”

  原中央编译局局长、西葡拉美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尹承东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之前之所以精品多,不仅在于“大家”肯下功夫,关键在于社会上有一种鼓励出精品的氛围。以商务印书馆的“名著中译本”为例,许多译者可以说是数年、数十年磨一书。如今这样的氛围早已荡然无存。一位知名出版社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般只会给译者几个月时间,否则就会增加成本,很难更早抢占市场。一味追求速度的结果必然以牺牲质量为代价,因此译本里出现事实性错误、语句不通也就不足为奇。

  南京是我国翻译产业重要基地之一,大大小小的翻译公司很多,但公司的专业水平却参差不齐。省科技翻译协会秘书长唐宝莲就说,一些小的翻译公司,也没几个人,在报纸上登个信息,留个号码,就开门做生意了。他们虽然标榜“低价”和“快速”,但业务大多交给兼职翻译、甚至是大学生来完成,质量怎能有保证?翻译本是个门槛很高的职业,之前就有“不是懂外语就能做一个好翻译”的说法。但现在无序竞争造成的零门槛,彻底搞乱了翻译市场。这样的环境,只能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后果。

抬高门槛,翻译市场应建立准入机制

  一直以来,不少翻译界人士都在呼吁成立一个全国性的翻译管理部门。资深出版人、译林出版社首任社长李景端对此很认同。他说,“目前,翻译行业迫切需要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完善的淘汰机制,确立一个主管部门可以加快这项工作的推进,并最终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郭晓勇也建议说,“律师、会计都有行业准入机制,翻译行业也该有。”中国翻译协会目前也在完善翻译考核体系,争取将考核纳入翻译市场的准入机制。

  准入机制可以筛掉不合格者,可要想把真正的人才留在翻译行业,则需要改变翻译工作者目前的境况。

  稿费偏低、翻译作品不算科研成果、图书封面上译者名字要么没有、要么过小……在与一些翻译从业者交流时,他们也是抱怨连连。

  郭晓勇坦言,报酬低、维权难,客观上造成了当前中高端翻译人才“难产”的局面,也让很多业余人士乘机混了进来。“要达到‘大家’水准,没有十年、八年的修炼是不行的。但相比较付出的努力,译者不仅回报偏低,社会认可度和荣誉感也不够,一味把责任推在他们身上也不公平。出版社也不应以译者文责自负为由,对译稿不承担甚至放弃把关责任。”

  李景端建议,当前亟须组织一次对海内外有能力承担中译外任务的翻译人才的普查,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对外翻译人才库。据郭晓勇介绍,外文出版社目前正在下力气引进人才。目前9个语种共高薪聘请了170多个有过海外经验的翻译人才。“他们都属于高端人才,不仅熟练掌握几国语言,还有很深厚的多国文化背景。要像保护文化遗产那样对待他们,完全靠市场也是不行的。”

0